欢迎访问贵州热线  今天是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隐私保护+技术投入”双轮驱动,BOSS直聘赴港上市

10月10日,BOSS直聘(NASDAQ:BZ)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双重主要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2021年6月,BOSS直聘登陆纳斯达克。而本次双重主要上市完成后,BOSS直聘也将成为同时在美国、香港上市的公司。

认证求职者超1亿,曾47天新增1000万用户

BOSS直聘招股书显示,当前该公司在营收、盈利、现金流及用户增长等指标上均有健康表现。

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6月30日,BOSS直聘累计服务认证求职者超过1亿人、认证企业890万家。2022年上半年,BOSS直聘平均月度活跃用户(MAU)为2590万人,用户平均每月在平台上产生30亿条求职招聘交流信息。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按照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和线上招聘收入计算,BOSS直聘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

同时,BOSS直聘也实现了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求职者与不同规模企业的覆盖。截至2022年6月30日,白领和金领用户、蓝领用户、学生用户分别占BOSS直聘求职者用户群的54.5%,29.3%与16.2%。在企业端,84.6%的企业规模在100人以内,即中小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因网络安全审查,BOSS直聘暂停了近一年的新用户注册流程。2022年6月29日,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后该公司恢复了新用户注册。据招股书,自恢复新用户注册之日到2022年8月15日,BOSS直聘已录得超过1千万名新用户,2022年7月的月活跃用户及平均日活跃用户创下历史新高,7月的月活跃用户较6月增长16%。

据招股书信息,2022年上半年,BOSS直聘实现营收22.5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流入为4.81亿元。在2020年、2021年,BOSS直聘的收入分别为19.44亿元,42.59亿元,同比增速为94.7%与119.0%。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BOSS直聘付费企业客户数达380万,其中付费在5万元及以上的大型客户同比增加85%。

去除股权激励费用,在非公认会计准则下,BOSS直聘在2021年取得经调整净利润8.53亿元。2022年上半年,BOSS直聘继续取得经调整净利润3.63亿元,展现了稳定的营运效率和盈利能力。

隐私保护+技术投入驱动长期发展

据招股书介绍,公司解决了传统行业参与者“以简历为中心”、“搜索为主”、“有限的用户覆盖”三大痛点,在移动端以信息流的形式提供针对性的职位和人选的匹配与推荐,并为双方提供即时沟通的直聊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推进与社会关注度的增加,求职招聘平台在用户隐私保护领域的投入与措施也在不断完善。据招股书介绍,未经求职者同意,平台不允许企业端用户访问求职者的完整简历或其联络信息。此外,求职者还可以选择性地将其信息开放给不同类型的企业端用户。

在招股书中,BOSS直聘着重强调了技术是平台的核心。准确、合适的推荐和匹配结果背后,包含了快速的产品迭代和专有的技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投入。

体现在财报中,2020年、2021年,BOSS直聘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13亿元、8.22亿元,同比增速为57.7%与60.1%。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5.98亿元,同比持续增长。招股书显示,BOSS直聘研发人员超过1300人。

据招股书信息,双重主要上市所募集的资金也将持续用于智能匹配等核心技术能力、数据安全和风险评估能力等方面。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公司针对行业低效匹配的痛点创新性推出直聊模式,实现用户规模及收入的高速增长,并通过技术赋能构筑竞争壁垒”。东吴证券分析师在近期亦在研报中表示“看好公司的盈利模型韧性、商业模式的 效率及难以被复制的竞争力”。

求职招聘平台仍具较大成长空间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按收入计算达到6608亿元,预计2021-2026年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招商证券研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19年间,中国城市劳动力人口由7.4亿增至8.1亿,其占劳动力总数比率由32%增至57%,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将为人服市场提供增长动力。与此同时,凭借移动端普及及线上服务所具有的便捷性,在线招聘在求职端、招聘端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1.9亿。2022年1-5月求职招聘活跃用户复合增长率达到8.7%,居全领域前三。同时,据灼识咨询预测,在线招聘在企业端渗透率有望在2025年达到36.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明辉认为,求职招聘服务是人力资源服务中的关键一环,本质是匹配人与企业、人与用人者的非标需求。中国地域广阔,行业多样,人才对工作的期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各不相同。同时,劳动力培养体系与企业用人体系之间存在差异,人才性格倾向、学历背景、培训经历等与职位、岗位的适配也充满挑战。今年,随着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涌入市场,社会对更好、更快、更准的求职招聘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这些因素都对求职招聘平台的技术投入、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已有多家人力资源领域企业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钱明辉预测,作为在线招聘行业的代表企业,BOSS直聘赴港双重主要上市,既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对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的进一步了解,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与技术的力量,服务广大的劳动者及企业,提升求职招聘效率与服务质量,促进资本市场、企业与用户三方的价值连通。

中概股双重上市潮仍将继续

今年以来,掀起了一股中国科技公司到香港的双重上市热潮。4月,知乎由二次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5月,贝壳以介绍形式于港交所主板完成双重主要上市;10月,哔哩哔哩由二次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阿里也在7月宣布预计在年底前完成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

相比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下港股和美股相对独立,即使企业在美股退市,也不会影响在港股的上市地位。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双重主要上市已经成为中概股公司应对当前宏观市场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的趋势性举措。中概股公司赴港上市的目的,从过往的募资为主,在今年演变为“保障上市地位为主,募资为辅”或“保障上市地位与募资并重”。

在他看来,双重主要上市潮的出现,可以说是中概股公司适应复杂市场环境的主动作为,也是港交所敞开怀抱欢迎新经济与科技公司的双赢结果。

据公开报道,天风证券、中信证券等机构预测,未来更多中概股有望选择双重主要上市回归港股,或者由二次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有望形成一轮上市潮。而天风证券进一步指出,如果中概股回港后可以纳入更多市场基准指数,如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恒生科技指数,将有望带动资金增配。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