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学习,家长容易感到焦虑,总想让孩子多学一点,甚至打算趁机“弯道超车”。在网上自称“名校父母”的人投其所好,靠着晒“教育经验”大量圈粉,一些家长在关注以后,不知不觉陷入超前学习的内卷中。而那些所谓的“名校父母”,则通过疯狂带货赚得盆满钵满。
现象
鼓吹超前学习 渲染育儿焦虑
“4岁听力词汇达到2000”“6岁自主阅读英文原版哈利波特”“8岁过PET”……在短视频平台上,神童级别的牛娃似乎无处不在,而他们背后,往往都有贴着名校标签的父母。
一个自称“北大妈妈”的博主发布了“8岁孩子做高考英语听力满分是一种什么体验”的短视频,点赞数高达21万。在超过6万条的评论里,网友纷纷感慨“原来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不少人直言“太卷了”“都卷成麻花了”。
标榜“斯坦福妈妈”的博主更是“高产”,先后发布700余条有关育儿的作品。其中一条名为“2到6岁语数英启蒙怎么做”的短视频中,她不停拿出各类辅导用书,指导家长如何从孩子2岁开始教识字、学数学。至于英语,则根据“2岁前是否启蒙过”分别推荐分级阅读书籍,用来给孩子攒单词和短句。
在评论中,有网友忍不住感慨“看完你的视频好焦虑”“别再给妈妈们制造焦虑了”,也有网友直言“这真的是为了卖书,把所有的都提前了。”
在数学启蒙方面,还有“名校父母”索性将奥数卷进了幼儿园。一个自称清华硕士毕业的“二宝妈”在介绍中给儿子定义为北京海淀重点小学一年级的“标准牛娃”。
“现在小学奥数真是太难了,有钱也找不到培训班,今天分享几套在家就能教孩子的奥数教材,就是靠这些教材,我儿子幼儿园就学到了小学奥数三年级。”短视频中,她滔滔不绝地进行着小学奥数经典教材推荐,评论里有网友问“两岁半可以做什么”,也有网友看不下去,认为这是在贩卖焦虑。
作为一年级小学生家长,徐莉也没少关注类似的“儿童教育号”。“一看别人家孩子那么优秀,自己就特别焦虑,照着推荐买过不少书和课程,但发现效果并不好,反倒弄得孩子开始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日前,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答复中还提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自2022年8月1日开始施行,进一步明确了利用名校炒作获取利润相关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套路
文章植入广告 店铺长期带货
不辞劳苦地发文章、拍视频、做直播,大肆鼓吹“儿童教育”理念,“名校父母”究竟图什么?
记者翻阅多个此类公号发现,凭借博人眼球的内容大量圈粉后,这些“名校父母”纷纷通过在推文或视频中植入广告、组织团购或附上链接等方式将流量变现。
在一个介绍经验的微信公众号里,一篇标题为《在搞学习这件事上,你可以永远相信海淀家长》的文章格外吸引家长关注。
“前两天在海淀家长群和一个牛娃爸闲聊……牛娃爸说:我们从小就只培养了一个爱好,国际象棋,孩子现在在网上排名很高,不知道的对手还以为他是个大人。”文章开篇提到,“这就是海淀家长的思路,培养的兴趣爱好都这么硬核。我给大家捋下他的思路:培养牛娃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力,而学习力来自思维能力,思维训练必须从小启蒙。”
卖课之余,还有不少“名校父母”的公号选择在不经意间将话题转向“好物推荐”,大肆售卖各类图书、学习设备乃至保健食品等。部分公号的橱窗中,在售商品超过800种。还有一些公号认证主体也是“企业”而非“个人”,通过小程序跳转的店铺中长期都在卖货。
“看得多了,有时候瞧一眼开头都能猜到后面要卖什么。”于雯曾经抱着“取经”的想法关注过多个儿童教育公号,但一段时间过后,她恍然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营销漩涡,“好些产品其实未必真是他们自用的,无非是包装一下方便带货,质量好坏也难说。”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这些套路亟须加以规范和监管。
“如果是把产品链接直接放到文章、短视频或直播里,那更侧重于一种销售行为,需要遵守《电子商务法》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朱巍谈到,在《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服务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如果是推荐其他品牌的产品,则更侧重于一种广告行为,也要遵守《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记者查阅《广告法》发现,第十四条要求“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而当前一些公号在文章中植入的广告,显然并不具有可识别性。
提醒
培养因人而异 切莫照搬经验
“网上那些自称‘名校父母’的博主,未必都是真实可信的。其中,有人只是打着‘名校’的幌子赚取更多关注,看似分享育儿经验,实则制造并贩卖焦虑,最终导向带货。”朱巍提醒,家长应当保持理性,切莫轻信噱头。
“即使这些公号背后的确是名校父母,也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具备教育资质,所谓的教育方法未必科学有效,家长没有必要跟风照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提到,界定孩子是否优秀、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并不能以是否考上名校为标准。在孩子的培养上,还是要把眼光放长远,着眼于成长发展的价值取向,看重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足够的自主性,而不是一味盯着眼前的成绩。
“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培养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并不存在可以简单复制的固定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状况。”储朝晖说,教育过程中,孩子才是真正的主体,父母和老师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切不可把手伸得过长,试图通过制定教育计划,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过度干预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自主选择,甚至可能害了孩子的一生。
“盲目教育本身可能导致孩子负担过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朱巍说,《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应当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因此,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来说,父母也要多为孩子着想。“‘双减’之下,以往泛滥的校外培训广告得到集中整治,但散见于网络中的乱象还有必要进一步清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宗媛媛
流程编辑:u030
家庭教育